PDF下載
有鑑於網路上這方面的”繁體中文”文件非常稀少,而且雖然我是半路出家搞電子,但也用了3年的Protel 99SE,當然因為個人潔癖想改邪歸正一下,所以改用KiCad來工作,一來不用心怕怕,二來我在Linux下也可以工作。
KiCad安裝教學:
這不是重點,因為安裝太簡單了讓我想跳過這段。連到網址 http://www.kicad-pcb.org點Download KiCad下載對應的作業系統,直接安裝就好了。Ubuntu使用者直接在套件安裝程式內搜尋就有了。其他作業系統自己想辦法。另外軟體的詳細用法這篇也不會說明介紹。
重點快速鍵:
當游標移到面上元件時
M:移動
M:移動
R:旋轉
E:編輯
DEL:刪除
於視窗介面時:
於視窗介面時:
F1:ZOOM IN
F2:ZOOM OUT
F3:旋轉顯示
F4:游標為畫面中心
HOME:符合視窗大小
基本功能:
CTRL+Z:回到上一步
CTRL+Y:下一步
CTRL+S:存檔
KiCad自建零件Lib於原理圖教學
這篇的重點之一,因為網路上有提到的似乎都是洋文,雖然是洋人的玩意,但看洋文文件總讓人不爽。
- 開啟KiCad(這邊以Windows版2012-01-19-BZR3256說明,不過在Ubuntu下也是一樣作法)
點選Preferences - > Language 可以選擇語言,中文只有簡體中文,而且基本上是個悲劇。
- 點第一項開啟原理圖設計
接著會警告你說沒有原理圖檔案,按OK跳過
- 點選選單Library editor
- 跳出編輯器視窗,左邊是畫面設定,右邊是繪圖,但正常來說現在右邊什麼都不能選
建議把畫面十字線打開(左邊功能最下面的那一項)
- 接著建立文件,有兩個作法。A:修改現有Library中的圖然後存起來;B:重新自己畫然後建立一個新的Library。
- 修改現有Library中的圖
- 點選Select working library
- 選擇要引用的Library
- 點選Load component to edit from the current lib
- 選擇跟所要建立的IC腳位相等或相似的型號
- 現在你已經把原理圖叫進來了,所有可以看到的都可以點選然後修改
其中要特別注意Electrical type(電氣特性),這邊要以實際元件的特性設定,如輸出、輸入、雙向等等。而Pin name如果輸入 ~ 則會有上標線,例如輸入PB3(~RESET~),則會顯示 PB3(RESET)。
- 點選Edit component properties修改IC資料
- 點選Add and remove fields and edit field properties修改IC於Library的關鍵字及IC相關特性
補充:如果你不新增Library,那要記得按下Update current component in current library以及Save current in current library,元件就會被新增到你最初所選擇的Library內
OK這邊等等讓我們回到前面,如果今天要做的原理圖Library裡都沒有呢?
OK這邊等等讓我們回到前面,如果今天要做的原理圖Library裡都沒有呢?
- 重新建立一個新的
- 點選Create a new componet建立一個新的原理圖元件
Component name設定IC名稱,Default reference designator則設定其在原理圖上編號標籤(行規:R電阻、L電感、C電容、J接頭、U被動IC、IC主動IC、D極體、CR振盪器、S switch、L LED等等)
- 然後開始利用右邊工具列畫出來,外型部份繪圖時可以在其上點右鍵選Edit Rectangle Options設定所在位置及填色。其他元件以此類推。
- 利用旁邊的工具列設定腳位接點
其中要特別注意Electrical type(電氣特性),這邊要以實際元件的特性設定,如輸出、輸入、雙向等等。而Pin name如果輸入 ~ 則會有上標線,例如輸入PB3(~RESET~),則會顯示 PB3(RESET)。
- 點選Edit component properties修改IC資料
- 點選Add and remove fields and edit field properties修改IC於Library的關鍵字及IC相關特性
- 當畫完的可以存為新的Library
點選Save Current component to new library

- 儲存起來
補充:同一個Library內其實可以有很多元件,如果你不新增Library,那要記得按下Update current component in current library
好了,你已經建立好你自己的原理圖元件了,這時候要怎麼叫出來用呢?
- 首先回到原理圖設計。當然在這之前建議您設定好專案名稱好可以開始正式工作
- 選擇Preferences - > Library
- 按Add加入或Insert插入,如果你的Library是另外儲存一個檔案夾則可以選擇下方直接加入目錄
- 接這在右邊工具列中點選Place a component選擇元件
- 在圖面上點一下跳出元件選擇器
如果這時你在設計時所寫入的名稱與其他Library中元件沒有衝突的話,可以直接輸入。如果忘了,則點選List All或Select by Browser來選擇。
在Library Browser介面中,點選則可以把其元件貼到原理圖上。補充:在原理圖時,插入電容只要在元件選擇器名稱輸入C或CP1,而電容為R,這些基本元件都寫名在device這library中。
KiCad自建零件Mod於PCB圖教學
可
以畫原理圖的程式太多了,有時為了方便我自己都用VISO畫,但畫PCB就不行了。KiCad有個特點是當原理圖要轉為PCB圖時,會要求使用者設定好該
原理圖中元件外型,當然當元件很多時這就會覺得很討厭,不過只要建立Lib時有好好設定就不會覺得很麻煩。但內建的元件外型不一定有我們要的,這樣我們只
好另外建立mod檔來代表PCB圖中元件的外型及三維樣式。其實比較尷尬的點是…Linux跟windwos用的Mod好像有小小的差異。
- 點選第三項PCB設計
- 一樣,會跳出個警告說沒有PCB圖面檔案(因為我們是來新增元件的)
- 選擇Open module editor
- 跳出設計視窗,當然一樣右邊繪圖的部份都不能按
- 這邊同樣有兩個作法。A:修改現有Mod中的圖建立新的Mod;B:自己畫重新建立一個新的Mod。
- 修改現有Mod中的圖建立新的Mod:
- 點選Select active library
選擇樣式
- 點選開啟該Library元件
如果不清楚可以點選List All
- 開啟後右邊工具都可以選擇,即可做變更設計
- 依照需求修改及排列,例如於過孔上連點兩下右鍵會跳出設定視窗
- 設定Module properties以符合實際設計名稱
補充:如果你不新增Mod Library,那要記得按下Save mode in active library ,元件就會被新增到你最初所選擇的Library內(如果有開PCB圖建議點下Update module in current boarde更新圖面)
- 自己畫重新建立一個新的Mod
- 點選New module
- 設定名稱
- 繪圖
- 設定Module properties以符合實際設計名稱
- 點選Create new library and save current module存起來
這時你已經建立好你自己的PCB元件圖了,這時候要怎麼叫出來用呢?
有兩種情況:
有sch / net的情況:(這邊不說明如何由SCH生NET)
- 在原理圖中點選Run CvPcb to associate components and footprints
- 跳出元件外型選擇視窗(CvPcb)
- 在CvPcb設計視窗中點選Preferences - > Library
- 按Add加入或Insert插入,如果你的Library是另外儲存一個檔案夾則可以選擇下方直接加入目錄
- 在CvPcb視窗右邊選單選擇適合的樣式
- 點選View selected footprint可以確認包裝及腳位是否正確
- 點選Create export file儲存
沒有sch / net直接PCB繪圖的情況:
- 開啟PCB設計
- 在PCB設計視窗中點選Preferences - > Library
- 按Add加入或Insert插入,如果你的Library是另外儲存一個檔案夾則可以選擇下方直接加入目錄
- 點選Add modules
- 在圖面上按一下跳出選擇器
如果這時你在設計時所寫入的名稱與其他Mod中元件沒有衝突的話,可以直接輸入。如果忘了,則點選List All來選擇。
- 按OK後放置元件
番外篇:
這邊很多,而且連三維外型都建立好了,匯入不教,自己融會貫通
有問題請留言
有問題請留言
2 個留言:
真的很有心,感謝你用心的教學與付出
您
不好意思!英文不好,請問可以大約請教關於現成匯入的問題嗎?謝謝您
張貼留言